9月28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高效储能研究室在青岛召开“适用于海洋监测装备的氨氢燃料电池供电系统”技术鉴定会。鉴定专家组由来自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的5位专家组成,鉴定会由学部副主任司洪宇主持,技术主要完成人员、海洋学部相关核心成员共同参加。
技术主要完成人姜桂林向专家组系统汇报了“适用于海洋监测装备的氨氢燃料电池供电系统”技术的背景来源、主要研究工作、获得的成果等。随后,全体参会人员来到青岛海洋试验站,现场参观验证安装在趸船上正在运行的中试设备“千瓦级低温“氨-氢-电”离网能源供应系统”,专家组详细了解了系统的运行状态、关键参数、技术问题等,并与技术完成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组通过审查资料、质询和讨论,一致认定该技术成果攻克了“氨氢-燃料电池-锂电”多源协同供电及H2/N2混合气燃料电池“气-电-热”瞬态行为控制的难题,解决了海洋浮标、孤岛、偏远哨所、水下装备等远离电网场景下大功率用电需求,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后,五位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在该技术未来前景、下一步研究重点、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专业的意见建议。
“适用于海洋监测装备的氨氢燃料电池供电系统”技术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产融合试点工程重大创新专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装备关键技术突破及产品化研制(2023HYZX01)”,本次鉴定会的顺利完成,表明能源学部在“氨氢供能”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进步,得到了同行业专家和权威机构的充分肯定,这不仅促进了该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开发,以满足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装备大功率用电需求,助力氨氢供能系统的产业化转化,激发了研究团队潜心研究和创新创业的决心,也推动了氨氢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为我国“双碳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