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研发宽温度大容量锂电池技术、长循环寿命钠离子电池技术、高效氨氢转换技术、直接氨燃料电池技术以及储能离并网电控技术。近五年,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重点研发计划以及济南市、校(院)项目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国际专利20余项,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CS Catalysis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有全职外籍院士1人,*********人才2人,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等奖项5项。团队研究的燃料电池安全监测技术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资助,研究的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上已经开展中试,研究的高效氨氢转化技术拟在海洋能源供应中开展工程试验。现有电池材料测试实验室、电池材料制备实验室、氨氢转换实验室、氨燃烧实验室以及储能电控实验室。
团队现有14人(外籍院士1人、博士10人)。
2. 研究方向
(1)锂、钠电池材料及储能系统设计;
(2)高效氨氢转化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
3. 团队成员
4. 代表性研究成果
(1)锂、钠电池材料及储能系统设计:大容量、长寿命锂电池材料开发,宽温度、高安全钠电池设计,光储直柔系统电控研究。承担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子课题3项;
(2)高效氨氢转化技术:低温氨分解制氢技术研究、氨氢燃料电池系统设计。承担校(院)揭榜制项目2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3项,其中加油站用低温氨分解制氢技术已进入推广阶段。